汽機廠房1、2號天車大修技術協議.doc
*********公司汽機廠房1、2號天車大修技術協議書 工程名稱**********公司 汽機廠房1、2號天車大修發 包 方******公司 承 包 方*******公司 簽訂日期 2014年12月3日*********公司技術協議甲方**************公司乙方**************公司為明確甲乙雙方在工程過程中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其相關規定,經雙方友好協商,就委托乙方進行***************汽機廠房1、2號天車大修工程的相關事宜,達成如下協議條款 一、有關技術規范標準GB/T14405-1993 通用橋式起重機GB/T 5972-2009 起重機 鋼絲繩 保養、維護、安裝、檢驗和報廢二、主要技術參數型號QD工作級別A3起重量80/20T跨度28.5米主起升速度0.181.8 m/min主起升高度25米副起升高度27米副起升速度0.636.3 m/min大車運行速度3.333 m/min小車運行速度1.313 m/min出廠日期2008年9月三、工作范圍************************公司汽機房1、2號機80/20T橋式起重機大修(1)天車機械部分大修項目及標準1.吊鉤1.1 檢查吊鉤、軸、橫梁、滑輪、軸承并檢修更換潤滑;1.2 檢查危險斷面的磨損和檢查吊鉤有無裂紋或冷變形;1.3 吊鉤推力軸承檢查、清洗、潤滑,加注3號鋰基潤滑脂;1.4拉板檢修吊鉤、橫梁、滑輪軸不準有裂紋,螺紋部分不應松脫拔牙,軸承完好;危險斷面磨損超過原始的10的應作更換;大修后,吊鉤應做試驗,以1.25倍的額定負荷懸吊10分鐘,鉤口彈性張開量不應超過鉤口尺寸的0.25,卸載后不應有永久變形和裂紋;板鉤鉚接后,板與板的間隙不應大于200mm; 1.5 主、副鉤制動器檢修1.6 超載限制器檢修。2.鋼絲繩2.1 鋼絲繩斷絲檢查;徑向磨損量檢查;2.2 鋼絲繩變形檢查;2.3 鋼絲繩潤滑1個檢距內斷絲數超過鋼絲總數10的應按標準報廢;鋼絲徑向磨損超過原直徑40的,整個鋼絲繩應報廢;鋼絲繩直徑縮細量至繩徑70的,扭結、繩芯外露、斷股者應報廢更換新鋼絲繩;潤滑前先用鋼絲刷、煤油清洗,用鋼絲繩麻芯脂(Q/SY1152-66)或合成石墨鈣基潤滑脂(SYA1405-65)浸涂飽和為宜; 2.4 檢查固定鋼絲繩的塞塊與壓繩板,發現異常進行調整或更換。3.滑輪組3.1 檢查滑輪有無裂紋;3.2 檢查滑輪槽的槽深檢查;3.3 滑輪軸孔的檢查;3.4 滾動軸承發現異常進行更換;3.5 拆洗檢查滑輪組并清洗潤滑。3.6 裝配滑輪軸裝配滑輪軸不得有裂紋,軸頸不得磨損直徑的30,圓錐度不大于5,超過此值應更換用樣板檢查滑輪槽形,徑向磨損不應超過臂厚的30,否則報廢。不超過標準者可以補修。大修后用樣板檢查,其底部與側向間隙均不應大于0.5mm,輪槽中心線與滑線中心線的偏差不應大于0.2mm,繩槽中心對輪廓端面的偏差不應大于1mm;大修后,軸孔允許有不超過0.25平方厘米的缺陷,深度不應該超過4mm;裝配后,應能用手靈活轉動,側向擺動不得超過D/1000,D為滑輪的名義直徑; 4.卷筒4.1 卷筒繩槽檢查;4.2 卷筒表面檢查;4.3 卷筒軸及軸承檢查;4.4 卷筒軸承加注3號鋰基潤滑脂;4.5 花鍵套加注3號鋰基潤滑脂。4.6 裝配與安裝繩槽磨損超過2mm應重新車制,大修后繩槽應達到圖紙要求,但卷筒壁厚不應小于原厚度的85;卷筒表面不應有裂紋,不應有明顯的失圓度,壓板螺釘不應松動;卷筒軸上不得有裂紋,大修后應達到圖紙要求,磨損超過名義直徑的5時,應更換新件;卷筒軸中心線與小車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應大于1mm/mm,卷筒安裝后兩軸端中心線偏差不應大于0.15mm; 5.車輪5.1 車輪踏面磨損檢查;5.2 兩個相互匹配車輪直徑偏差檢查;5.3 輪緣磨損與折斷變形檢查;5.4 車輪裂紋檢查;5.5 踏面橢圓度檢查;5.6 車輪組裝配車輪踏面磨損量超過原厚度的15時應更換新件,沒有超過此值,可重新車制、熱處理修復。車輪直徑應在公差范圍內,表面淬火硬度HB300350,對車輪直徑大于400mm的淬火厚度應大于20mm;小于400mm時,淬火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主動車輪直徑偏差不應超過名義直徑的0.1,從動車輪則不應超過0.2;輪緣磨損量達原厚度的50或折斷面積超過30平方毫米應報廢;輪緣厚度彎曲變形達厚度20應報廢;車輪發現裂紋則應報廢;車輪踏面橢圓度達1mm應報廢;安裝好的車輪組件,應能手轉動靈活,安裝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幾個車輪應在同一垂直平面內,允許偏差1mm; 6.車輪軸承檢查6.1 大車車輪滾動軸承間隙的檢查;發現軸承異常進行更換;6.2 小車車輪滾動軸承間隙的檢查;發現軸承異常進行更換;6.3 軸頸檢查6.4 裂紋檢查6.5 滑動軸承檢查6.6 軸鍵間隙檢查軸頸在大修后的橢圓度、圓錐度不應大于0.03mm用磁力或超聲波探傷器檢查軸,軸上下不得有裂紋,劃傷深度不得超過0.03mm圓錐滾子軸承內外圈之間允許有0.030.18mm范圍內的軸向間隙,軸承壓蓋調整間隙應在0.51.5mm范圍之內軸與軸瓦允許間隙軸頸2040主動軸間隙0.6 mm,從動軸間隙1.2 mm軸頸4090主動軸間隙0.8 mm,從動軸間隙1.6 mm6.7 軸與鍵徑向允許間隙軸頸2040徑向間隙0.10.3 mm軸頸4180徑向間隙0.10.4 mm軸頸80徑向間隙0.10.5 mm鍵槽與鍵側向允許間隙軸頸2040側向間隙0.10.2 mm軸頸4180側向間隙0.20.3mm軸頸80 側向間隙0.30.5 mm 7.齒輪與減速器7.1 減速器總體檢查,箱體及齒輪嚙合情況;7.2 發現滲油,更換密封墊消除漏油、滲油現象;7.3 減速齒輪箱注入符合要求適量的齒輪油。7.4 裝配檢查中心距、齒側齒頂、嚙合面積7.5 運轉試驗起升機構減速器第一軸上的齒輪磨損量不應超過原齒厚的10,其余則應小于20,大小車運行機構減速器第一軸上的齒輪磨損量不應超過15,其余則應小于25;齒面點蝕損壞達嚙合面的30,且深度達原齒厚的10時應報廢齒輪,輪齒不應有裂紋或齒輪不能有斷齒,否則更換;軸上不得有裂紋,軸的彎曲度全長不應超過0.03mm,超標則校直;大修后軸承的徑向間隙允許偏差軸承內徑1730 允許間隙0.02 mm軸承內徑3550 允許間隙0.03 mm;軸承內徑5590 允許間隙0.04 mm;A、中心距允許偏差100,允許偏差0.07 mm;100200, 允許偏差0.09 mm;250400, 允許偏差0.12 mm;500, 允許偏差0.15 mm;B、齒側間隙允許偏差mm中心距80120,齒側間隙0.130.25;中心距120200,齒側間隙0.170.34;中心距200300,齒側間隙0.210.40;中心距500800,齒側間隙0.340.67;7.6 用紅丹粉檢查,嚙合面積不低于齒高的45,齒寬的60;減速器箱體接合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許有砸、碰及嚴重劃傷,邊緣高點,翻邊等,并且中分面緊固后間隙不應超過0.03mm,并保證不漏油。平行度在1米以上不得大于0.5mm;空載情況下,以1000rpm轉動時,正反轉各不小于10分鐘,啟動時電動機不應有振動、撞擊和劇烈或斷續的異常聲響;箱體內溫升不得超過70,且絕對溫度不高于80;軸承溫升不得超過40,其絕對值不應超過80。 8.制動器8.1 制動摩擦片檢查;8.2 制動輪檢查;8.2.1 制動輪表面檢查8.2.2 制動輪與摩擦片的接觸面積及其中心線的偏差檢查8.2.3 制動輪輪緣擺幅檢查8.2.4 制動輪與聯軸器連接檢查8.2.5 制動器杠桿系統檢查其磨損量不應超過原厚度的50,鉚釘應下降2mm;制動輪工作表面、制動輪與摩擦片接觸面積等標準制動輪工作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1.6m,HRC不低于50,深度2mm處不低于HRC40,工作表面凹痕或單邊徑向磨損量達1.5mm時應小于原厚度的70,對運行機構不應小于厚度的50制動輪大修后,D200mm的徑向跳動不應大于0.05mm;D200mm的徑向跳動不應大于0.1mm.接觸面積不小于摩擦片總面積的80,二者中心線的偏差值為當D200mm時,不應超過2mm,D300mm時,不應超過3mm;制動輪安裝后允許的擺幅mm直徑D200,徑向0.1,端面0.15;直徑D 200300,徑向0.12,端面0.20;直徑D 300600,徑向0.18,端面0.25;與聯軸器相連的制動輪,應把制動輪安裝在靠近電動機或減速器一側;小軸、心軸磨損量達名義直徑的20時應修復,超過此值應更換;制動臂和工作彈簧均不能有裂紋或斷裂;空行程不得超過銜鐵沖程的10,試車時應反應靈敏可靠; 8.3 制動輪安裝后,輪緣擺幅檢查;8.4 制動器與聯軸器的安裝;8.5 制動器小軸、心軸、軸孔的檢查;8.6 制動臂與工作彈簧;制動器杠桿系統調整。9.聯軸器齒形聯軸器齒面檢查內、外齒圈端面對中心線的擺動量的檢查當軸中心線無傾斜時,檢查聯軸器安裝徑向位置無徑向位移時,因兩聯軸器的不同心所引起的外齒圈軸線的歪斜角檢查用中間軸聯接的齒形聯軸器徑向位移可參考齒輪部分內外齒圈端面允許擺動量mm直徑40100,允許擺動量0.01;直徑100200,允許擺動量0.02;直徑200400,允許擺動量0.04;直徑400800,允許擺動量0.08;直徑8001200,允許擺動量0.12;兩根軸的允許徑向位移量,根據模數不同4,其值為0.43.2mm,具體見標5準;內齒圈軸線歪斜角允許在030分范圍內;徑向位移最大值Y0.0673A,A為兩外齒套從齒中心量起的中間軸長度;10.起重機構及小車部分10.1 起升機構軸的檢查10.2 電動機與減速器軸位移檢查10.3 卷筒和減速器軸線偏差檢查10.4 小車輪距偏差檢查10.5 小輪軌道標高偏差檢查10.6 軌道中心線離承軌梁設計中心線偏差檢查10.7 小車軌道接頭偏差檢查10.8 小車輪端面水平偏差檢查10.9 小車輪端面垂直偏差檢查10.10 小車輪踏面偏差檢查10.11 小車輪距偏差檢查探傷檢查起升機構的主軸和傳動軸,不允許有裂紋;應符合聯軸器的安裝要求;在軸承座處的允許偏差不應大于3mm/m;由小車輪測量的小車軌距偏差當軌距2.5m,允許其偏差為2mm,且主從動車輪相對差不大于2 mm;當軌距2.5m,允許其偏差不大于3mm,且主從動車輪相對差不大于3 mm;當小車軌距2.5m,允許其偏差為3mm;當軌距2.5m,允許其偏差5mm;箱形單梁允許偏差為不得大于1/2,為腹板厚度(mm),單腹板梁允許偏差為小于10mm;箱形雙主梁允許偏差為小于23mm;軌道接頭處標高偏差及中心線偏差1mm;水平偏差不應大于L/1000,且兩主動輪偏斜方向相反(L為測量長度);不得大于D/400;所有車輪踏面都必須在一個平面內,偏差不應大于0.5mm;允許相對偏差為4mm。 11. 軌道檢查11.1 軌道外觀檢查11.2 縱向傾斜度檢查11.3 軌距偏差檢查11.4 兩根軌道相對高差檢查由車輪測量出的起重機跨度偏差檢查;由車輪量出的對角線偏差檢查大車車輪的水平,垂直偏差與小車輪相同;同一平穩梁上的兩個車輪的對稱平面應在同一垂直平面內,允許偏差不應大于1mm;包括外觀、傾斜度、軌距等項技術標準軌道不應有裂紋,軌頂、軌道頭側面等磨損量不應超過3mm;起重機軌道縱向傾斜度不6應大于5/1000;其值10mm;兩根軌道相對標高偏差10mm;鉗口磨損量超過原厚40的應更換,電動夾軌器要經常注意調節安全尺,使其指針處在規定的位置;當跨度L30m,跨距偏差不應大于5mm;當L30m,其跨距偏差不應大于8mm;當當跨度30m,偏差不應大于5mm;當L30m,其偏差不應大于10mm。12.大車運行機構檢查各聯接螺栓的緊固情況,發現異常進行調整或更換。(2)天車金屬結構部分大修項目及標準1.主梁幾何形狀1.1 主梁上拱度檢查;1.2 主梁上橈度檢查;1.3 水平旁彎檢查;1.4 腹板波浪變形檢查;跨中上拱度為L/1000,允許偏差為上拱度的20;滿載跨中彈性下橈度量L/700,空載跨中下橈變形不應超過0.6L/1000,超過此值應加固;跨中水平旁彎不應大于L/2000;受拉區波峰不應大于1.2,為腹板厚度;橋架組裝水平方向兩對角線檢查垂直方向兩對角線檢查小車軌道至橋架縱向中心距離偏差檢查箱形梁允許偏差為5mm;桁架梁允許偏差為10mm;其允許偏差為10mm;允許偏差應小于3mm;箱形梁裂紋檢查金屬結構漆裝及防腐金屬結構不應有裂紋和焊縫開裂處;應保持涂裝的完好,防止腐蝕,其腐蝕量不得超過原厚度的10,修后涂漆。 (3)天車電器部分大修項目及標準1.司機室電氣設備1.1 手柄檢查,發現異常進程更換;1.2 司機室電鈴檢查,發現異常進程更換;1.3 操作手柄至行車控制柜電纜檢查,絕緣檢測。2.電氣柜2.1 所有電氣設備清掃檢查;2.2 端子排接線清掃、檢查;開關、接觸器動作檢查。2.3 回路傳動。3.安全回路3.1 檢驗各個限位的動作是否靈活、動作是否正常,發現異常進行更換;3.2 檢查緩沖器,發現異常進行調整或更換;3.3 倉門及車門安全回路檢查恢復。 4.滑觸線、繼電器4.1 炭刷磨損情況檢查;4.2 滑觸線檢查。5.控制器與接觸器5.1 拆卸清洗調整壓力、檢查觸頭;5.2 手柄應轉動靈活,無卡澀現象;5.3 觸頭正常壓力為1017N,觸頭磨損不應大于3mm,觸片不應大于1.5mm; 6.電機、電纜6.1 電機絕緣監測、相間電阻測量;6.2 檢查接線有無松動;檢查抱閘線圈測量;6.3 電機預試;電纜磨損情況檢查。6.4 控制電纜、限位電纜、屏蔽電纜老化全部更換。6.5 對電機進行軸承檢查并更換油脂,油脂變色的電機需更換軸承。6.6 電機軸檢查;拆開電機,清洗軸承并換新潤滑油,測量定子、轉子絕緣電阻。6.7 繞組檢查;6.8 端蓋止口配合間隙檢查;6.9 滑環與電刷檢查 對新安裝的電動機定子絕緣電阻應大于2M,轉子絕緣電阻應大于0.8 M;對使用中的電動機, 定子絕緣電阻應大于0.5M,轉子絕緣電阻應大于0.5 M;如達不到這一標準,應拆一來干燥,在烘干的情況下5070定子絕緣電阻達1 M,轉子絕緣電阻應大于0.5M; 大修后電動機軸不得有裂紋,彎曲度不得超過0.2mm,軸頸應達到圖紙要求;繞組不允許有損傷,保證涂漆完好,在修理時,不準用汽油、機油、煤油等液體擦洗繞組;端蓋軸承孔間隙不應大于0.05mm;端蓋止口外徑300mm,最在間隙0.05mm;端蓋止口外徑500mm,最在間隙0.10mm;端蓋止口外徑800mm,最在間隙0.15mm;端蓋止口外徑1000mm,最在間隙0.20mm; 刷架彈簧壓力不應低于0.52.0N/cm2,滑環橢圓度不應超過0.020.05mm; 7.電阻器7.1 拆開清理7.2 電阻片銼掉氧化層,擰緊螺釘,要求限位器動作靈敏可靠;發現裂紋可以補焊,整處斷裂應更換新件;8.限位開關8.1清理檢查磨損件8.2調整更換磨損件,擰緊螺釘,要求限位器動作靈敏可靠;當吊鉤滑輪組上升至起重機主梁下蓋板300mm時,其上升限位開關應動作,起重機運行至距軌道端200mm或兩臺起重機相近約300mm行程開關應動作; 9.集電器9.1磨損變形檢查9.2檢查瓷瓶銅鋁線磨損不應大于原直徑的25,如有變形應校正;9.3擰緊螺釘, 瓷瓶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 M10.導線檢查更換老化、絕緣不良的導線、套管測量絕緣電阻按需要更換導線和套管,彎管曲率半徑不應小于管徑的5倍,管子彎曲度不應小于90;導線與地面之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M;11.避雷與接地測量絕緣電阻,檢查接地與避雷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1,接地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150 mm2的鍍鋅扁鐵10mm2的裸銅線,30 mm2的鍍鋅圓鋼;司機室和起重機本體的接地連接采用410mm鍍鋅扁鐵,連接線裝置不應少于兩處; 12.變頻器12.1 變頻器參數檢查;12.2 變頻器內部電路板、接線端子清掃檢查;12.3 變頻器冷卻風扇清掃檢查,工作完畢后將變頻器內參數鎖定。13.PLC程序13.1 PLC輸入、輸出檢查;13.2 PLC及相關繼電器接線檢查。13.3 PLC檢修完畢后備份PLC程序14.照明燈具及回路更換導線檢查燈具回路正確,接線整齊美觀,控制可靠靈活,照明燈具和線路檢查,發現異常更換照明燈具15.其它檢查及調試項目有15.1 清掃盤柜、母線、電器元件及變頻裝置上的灰塵、污跡。15.2 對配電柜柜門整形,安裝門鎖及門碰照明,做好防水措施。15.3 檢查配電柜一次回路各接觸面有無過熱現象,螺栓有無松動。15.4 檢查配電柜二次回路接線及各類儀表是否良好,指示是否正確。15.5 檢查及調整變頻裝置。15.6 檢查各電器元件有無過熱等不良情況,必要時進行更換。15.7 檢查滑線及接頭,對各種電纜重新幫扎,擺放整齊。15.8 更換各限位器、探測器、保險,對限制器進行調整試驗。15.9 各部位電動機的維修。15.10 操作室內控制系統的檢查,線纜整理幫扎,各指示、報警信號應齊全。檢查各類指示清楚正確,聲訊裝置完好。15.11 低壓電器連同所連電纜及二次回路的交流耐壓試驗(試驗電壓1000V)。當回路的絕緣電阻值在10 M以上時,可用2500V兆歐表代替,持續時間1min。15.12 對短路保護,接地保護,過電流保護,失壓保護,零位保護,上升限位保護、行程保護、緊急斷電保護等保護進行檢查核定。三、施工計劃時間施工計劃于 年 月 日開工至 年 月 日止竣工。工期共計 天。四、承包方式本次工程承包方式為包工包料,工程過程中所發生的備件及材料費用由乙方承擔。五、大修結束后實驗大修結束后,乙方須完成相關靜態、動態、負荷試驗,取得唐山市特檢所出具的檢驗合格報告和檢驗合格證。五、本工程整個工程質量保證期為1年,1年內發生質量問題,乙方無償解決處理。六、本協議如有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 七、本協議一式4份,甲方執3份,乙方執1份,本協議作為合同的附件,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簽字頁甲方 乙方發包方項目負責人 承包方項目負責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