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電信公司本地網滾動計劃提綱.doc
本地規劃提綱表格填寫說明1 幾個需強調的名詞現有指到2002年6月底截止的已投入運營的所有網絡資源情況。在建 屬于2001年計劃項目,并已下達任務書,且在2002年底前已啟動建設的新增網絡容量情況。擴容指網絡規劃期(20032005年)內計劃新增的網絡容量情況。已用指到2002年6月底已有用戶使用或上層業務網絡已經使用的資源。預計使用量是指規劃期內各年度末的到達量。對有些表格,用批注或表格中已解釋某些名詞的含義,以這些解釋來填寫。2 注意Word文檔中的表格序號必須與Excel中表的編號一致。3 業務節點的名稱建議統一以目標局為前綴,例如廣州電信大廈長途局以“電信大廈TS”表示。4 帶(**)號的是可選編制部分。由于編制匆忙,很多地方考慮不周,請大家多提意見以便修改。謝謝 2002.6.20.省電信公司本地網滾動計劃提綱(20032005年)省電信公司2002年XX月(封面)省電信公司市分公司網絡發展滾動計劃(20032005年)編制單位XXXXXXX2002年XX月 目 錄第一章概述11.1XX市經濟發展概況11.1.1地理環境11.1.2經濟情況11.1.3人口情況11.2上年電信發展回顧11.2.1上年發展概況11.2.2通信網發展概況11.2.3上年電信發展的基本經驗11.2.4上年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21.2.5對“2001年滾動計劃”的跟蹤2第二章市場環境分析32.1本地整體電信業務發展的市場環境分析32.2本地電信分公司在整個市場中的發展目標或市場占有率3第三章業務預測及發展規劃43.1電信業務預測43.1.1電信業務收入預測43.1.2電信業務量預測43.1.3通信網能力指標43.1.4服務水平指標43.2本省各地市分公司主要業務量預測43.3電信新業務發展計劃53.4網絡元素出租業務53.4.1長途傳輸出租業務53.4.2同步及NO.7信令出租業務53.4.3本地傳輸出租業務53.5業務發展規劃的思路5第四章電話交換網發展規劃64.1本地電話業務網64.1.1本地電話交換網(包括N-ISDN)64.1.2智能網74.1.3公用電話94.2長途交換網104.2.1長途交換網現狀及存在問題104.2.2長途交換網發展規劃114.3接口局建設114.3.1接口局近年建設設想114.3.2接口局發展規劃124.4窄帶接入網124.4.1窄帶接入網現狀及存在問題124.4.2窄帶接入網發展規劃134.5NO.7信令網144.5.1信令網的現狀144.5.2七號信令網發展規劃10第五章數據及多媒體網發展規劃105.1數據通信網發展規劃105.1.1現狀及存在問題105.1.2數據網市場分析與業務需求預測105.1.3數據通信網建設規劃115.2多媒體網發展規劃125.2.1現狀及存在問題125.2.2數據網市場分析與業務需求預測135.2.3多媒體網發展規劃135.2.4數據機房及數據設備配電規劃16第六章本地傳輸網發展規劃176.1本地中繼傳輸網絡176.1.1現狀及存在問題176.1.2業務預測216.1.3網絡發展規劃216.2本地接入傳輸網絡236.2.1現狀及存在問題236.2.2業務預測256.2.3接入傳輸網的發展規劃256.3數字同步網發展規劃276.3.1現狀及存在問題276.3.2發展規劃27第七章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87.1土建設施287.1.1通信機樓287.1.2接入網設備間287.2管道287.2.1現狀及存在問題287.2.2管道建設計劃297.3基礎電源297.4號碼資源計劃297.4.1本地網編號計劃297.4.2.7信令編號計劃297.4.3IP地址規劃30第八章本地網支撐系統發展規劃308.1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308.1.1本地信息網絡平臺308.1.2運營支撐系統318.1.3管理決策支持系統318.1.4內外部網站318.2本地網支撐系統發展規劃318.2.1信息網絡規劃318.2.2支撐系統發展規劃328.2.32003年支撐系統分系統投資明細表32第九章工程及投資建設計劃329.1電話交換網329.1.1本地交換網絡329.1.2窄帶接入網329.2本地數據網339.2.1基礎數據通信網339.2.2IP城域網339.2.3寬帶ATM339.2.4寬帶接入網339.3傳輸網339.3.1本地中繼傳輸設備建設計劃339.3.2本地中繼傳輸光纜建設計劃339.3.3本地接入傳輸設備建設計劃339.3.4本地接入傳輸光纜建設計劃349.3.5數字同步網349.4基礎設施349.4.1土建349.4.2本地管道建設計劃349.4.3電源349.5本地網支撐系統359.6本地網絡建設投資匯總35第十章人力資源規劃35第十一章經濟分析3511.1計劃預案的項目說明3511.2對重大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3611.3企業及社會效益的分析3611.4資金籌措36表 1.1.11 XX市地理環境概況1表 1.1.21 XX市經濟情況預測1表 1.1.31 XX市人口情況預測1表 1.2.51電信行業市場分析3表 3.1.11 電信業務收入指標預測4表 3.1.21 電信業務量指標匯總表4表 3.1.31 通信網能力指標匯總表4表 3.1.41 服務水平指標匯總表4表 3.1.41 主要業務各地市預測結果匯總表4表 4.1.11 本地交換網絡交換節點設備配置現狀表6表 4.1.12 端到端忙時話務流量現狀表6表 4.1.21本地網智能業務話務現狀統計7表 4.1.22省智能網獨立SSP配置現狀表8表 4.1.23 本地智能網配置現狀表8表 4.1.31 公用電話發展現狀表10表 4.1.32 公用電話擴容計劃表10表 4.2.11 長途交換局設備配置表11表 4.2.21 長長話務統計預測表11表 4.2.22 長途交換機配置擴容表11表 4.3.11 網間接口局設備容量配置現狀表11表 4.3.12 網間話務統計表12表 4.3.21 網間接口局設備配置擴容表12表 4.4.11 銅纜接入網現狀13表 4.4.21 接入網銅纜擴容表14表 4.5.11 LSTP配置現狀表14表4.5.12 七號信令網現狀表10表 4.5.21 計劃新增的信令鏈矩陣表10表 4.5.22 LSTP擴容配置表10表 5.1.21 基礎數據DDN用戶數預測11表 5.1.22 基礎數據FR用戶數預測11表 5.1.23 基礎數據總用戶數預測11表 5.1.31 DDN/FR網絡NB現狀調查表11表 5.1.32 DDN/FR網絡GDC現狀調查表12表 5.1.33 DDN/FR網絡端口擴容計劃12表 5.1.34 DDN/FR對傳輸電路的需求矩陣12表 5.2.21 163 IP網絡業務總量預測表13表 5.2.22 寬帶用戶發展預測及分布13表 5.2.31 多媒體窄帶撥號時長預測以及分布14表 5.2.32 窄帶撥號接入服務器設備配置現狀表14表 5.2.33 窄帶撥號接入服務器擴容計劃表14表 5.2.34 擴容后窄帶撥號上網對市話、傳輸中繼需求矩陣14表 5.2.35 IP城域網節點設備現狀14表 5.2.36 IP城域網中繼擴容需求15表 5.2.37 承載ADSL 的ATM網絡中繼擴容需求15表 5.2.38 IP城域網設備擴容需求15表 5.2.39 寬帶網的光纖需求15表 5.2.310 寬帶接入現狀15表 5.2.311 寬帶接入網設備擴容表16表 6.1.11 本地網中繼傳輸設備與端口統計表17表 6.1.12 本地網中繼傳輸網絡重要節點電路開放情況統計表**20表 6.1.13 本地網中繼光纜網絡現狀統計表20表 6.1.21 各類業務對本地網2M中繼傳輸端口的需求統計表21表 6.1.22 各類業務對本地網155M中繼傳輸端口的需求統計表21表 6.1.23 本地網對中繼傳輸光纜新增需求統計表21表 6.1.31 本地網中繼傳輸設備層2003年建設計劃表22表 6.1.32 2003年建設計劃對2M中繼傳輸端口利用率的影響22表 6.1.33 2003年建設計劃對155M中繼傳輸端口利用率的影響22表 6.1.34 2003年計劃新建中繼傳輸光纜統計表23表 6.1.35 2003年計劃新建中繼傳輸光纜對纖芯利用率的影響23表 6.2.11 本地網接入傳輸設備與端口統計表23表 6.2.12 本地網接入光纜網絡現狀統計表24表 6.2.13 本地網接入光節點的接入纖芯數統計表25表 6.2.21 本地網接入傳輸層2M端口的需求統計表25表 6.2.22 本地網接入傳輸層155M端口的需求統計表25表 6.2.31 本地網接入傳輸設備層2003年建設計劃表26表 6.2.32 2003年建設計劃對2M接入傳輸端口利用率的影響26表 6.2.33 2003年建設計劃對155M接入傳輸端口利用率的影響26表 6.2.34 2003年計劃新建接入光纜統計表27表 6.3.11同步節點設備現狀表27表 6.3.21 BITS節點擴容計劃表27表 7.1.11 通信機樓現狀調查28表 7.2.11 管道現狀調查表28表 7.2.21 2003年管道建設計劃表29表 7.2.21 局所電源擴容表29表 7.2.22 接入網電源擴容表29表 7.4.11 電話號碼使用情況表29表 8.1.11信息網絡現狀表30表 8.1.21營業系統現狀31表 8.1.22 計費賬務系統現狀31表 8.1.23 客服系統現狀31表 8.1.24 網管系統現狀31表 8.1.31 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現狀調查31表 8.1.41 內外部網站現狀調查31表 8.2.31 分系統投資估算明細表32表 9.1.11本地交換-投資估算表32表 9.1.21窄帶接入網設備擴容-投資估算33表 9.1.22 接入網銅纜-投資估算33表 9.2.11 基礎數據通信網投資估算表33表 9.2.21 IP城域網投資估算表33表 9.2.31 寬帶ATM-投資估算33表 9.2.41 寬帶接入網設備-投資估算33表 9.3.11傳輸-SDH投資估算33表 9.3.21傳輸-光纜投資估算33表 9.3.31接入傳輸-投資估算33表 9.3.41接入光纜-投資估算34表 9.4.11同步網-投資計劃34表 9.5.11局所土建投資計劃表34表 9.5.12接入網設備間建設投資計劃表34表 9.3.51管道-投資估算34表 9.5.21 局所電源建設投資計劃表34表 9.5.22 接入設備間電源投資估算表34表 9.5.21本地網支撐系統建設投資估算匯總表35表 9.5.21 網絡建設投資估算匯總表35圖 4.1.11 本地電話網絡拓撲現狀圖6圖 4.1.12規劃期末本地電話網絡拓撲圖7圖 4.1.21 省智能網SSP匯接關系圖8圖 4.1.22 本地智能網的網絡結構現狀8圖 4.3.11 接口局網絡結構圖12圖 4.4.21 接入網銅纜網結構圖14圖 4.5.11 準直聯七號信令網絡圖10圖 5.1.31 DDN/FR網絡現狀圖12圖 5.1.32 分組網網絡現狀圖12圖 5.2.31 窄帶撥號上網中繼直連現狀14圖 5.2.32 IP城域網網絡現狀圖14圖 5.2.33 ATM上行ADSL網絡拓撲圖14圖 6.1.11 __本地網2002年中繼傳輸網絡現狀圖18圖 6.1.12 __本地網2002年中繼光纜網絡現狀圖20圖 6.1.31 __本地網2005年中繼傳輸網絡規劃圖22圖 6.1.32 __本地網2003年中繼傳輸網絡規劃圖22圖 6.1.33 __本地網2005年中繼光纜網絡規劃圖22圖 6.1.34 __本地網2003年中繼光纜網絡規劃圖23圖 6.2.11 __本地網2002年接入傳輸網絡現狀圖23圖 6.2.12 __本地網2002年接入光纜網絡現狀圖25圖 6.2.31 __本地網2005年接入傳輸網絡規劃圖26圖 6.2.32 __本地網2003年接入傳輸網絡規劃圖26圖 6.2.33 __本地網2005年接入光纜網絡規劃圖27圖 6.2.34 __本地網2003年接入光纜網絡規劃圖27圖 6.3.11__本地網2002年數字同步網絡現狀圖27圖 8.1.11DCN網(97網)網絡的現狀拓撲圖30圖 8.1.12 企業網網絡的現有拓撲圖30第一章 概述1.1 XX市經濟發展概況本章主要描述當地的地理環境、行政區域及經濟發展概況(現狀及發展規劃),交通現狀及發展規劃,人口及社會經濟指標,要有現狀2001年數據, 2002 、2003年預計數。1.1.1 地理環境表 1.1.11 XX市地理環境概況1.1.2 經濟情況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率;最好有所轄縣、市分指標(**)。表 1.1.21 XX市經濟情況預測1.1.3 人口情況全市總人口指標;所轄縣、市人口分指標(**)。 表 1.1.31 XX市人口情況預測1.2 上年電信發展回顧1.2.1 上年發展概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并著重對2001年情況進行分析,基本以表格形式反映,文字可簡略)l 業務發展l 通信能力l 投資及效益1.2.2 通信網發展概況從交換網、傳輸網、支撐網、智能網、數據及多媒體通信網等方面敘述。1.2.3 上年電信發展的基本經驗(根據本地電信發展情況提出幾條經驗)1.2.4 上年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2.5 對“2001年滾動計劃”的跟蹤表1.2.5-1 2001年滾動計劃跟蹤第二章 市場環境分析2.1 本地整體電信業務發展的市場環境分析依據本市的經濟發展情況,分析全市的電信業務情況,可以用總體收入或用戶數來衡量。并將電信業務細分,給出這些業務未來三年的發展預測。表 1.2.51電信行業市場分析2.2 本地電信分公司在整個市場中的發展目標或市場占有率表2.3-1 本公司市場占有率第三章 業務預測及發展規劃本章主要對電信業務進行預測,預測期為2002年2005年。3.1 電信業務預測3.1.1 電信業務收入預測表 3.1.11 電信業務收入指標預測3.1.2 電信業務量預測本節分別對長話業務量、本地電話用戶數、公用電話數、數據通信用戶數和寬帶網用戶數等進行預測,然后將預測結果列表表示。表 3.1.21 電信業務量指標匯總表3.1.3 通信網能力指標表 3.1.31 通信網能力指標匯總表3.1.4 服務水平指標表 3.1.41 服務水平指標匯總表3.2 本省各地市分公司主要業務量預測表 3.1.41 主要業務各地市預測結果匯總表3.3 電信新業務發展計劃本節主要對話音增值業務(包括來電顯示、200號、語音郵箱、會議電視、Centrex、IP Phone等)、智能網業務和多媒體信息業務等進行規劃。可通過市場調查、業務調查,了解目前開辦的電信新業務的情況及發展前景,對話音增值業務、智能業務多媒體信息業務進行預測,研究如何拓展電信新業務。3.4 網絡元素出租業務可從下面幾種出租業務考慮3.4.1 長途傳輸出租業務3.4.2 同步及NO.7信令出租業務3.4.3 本地傳輸出租業務向其它運營公司提供傳輸電路波長光纖等網絡元素并制定相應的網絡營銷計劃。3.5 業務發展規劃的思路 (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思考)l 重點解決鞏固市場占有率和開辟新的業務收入來源l 鞏固本地長途電話業務,尋找新增長點,對IP電話業務帶來的嚴峻挑戰的考慮l 加速發展數據多媒體業務,大力開拓新的業務增長源泉。l 根據市場需求和政策環境的變化,積極地、有策略性地提供網絡元素出租業務和其他出租業務,如話務量批發業務、IP出租等業務。l 積極參與電信市場競爭,考慮開辦新的電話業務。第四章 電話交換網發展規劃4.1 本地電話業務網4.1.1 本地電話交換網(包括N-ISDN)4.1.1.1 現狀及存在問題l 對本地電話交換網的網絡結構進行描述,并用圖形來表示。圖 4.1.11 本地電話網絡拓撲現狀圖l 對本地電話網交換設備裝機總容量、總的實裝用戶、每種交換機總容量及所占比例,給出簡單描述,并填寫相關表格4.1.1-1。表 4.1.11 本地交換網絡交換節點設備配置現狀表l 對現有話務量流量進行統計(填寫EXCEL附表中的相關表格)。表 4.1.12 端到端忙時話務流量現狀表l 對本地電話網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描述(可從網絡結構、設備、網絡運行情況等方面進行)。l 目前本地網內N-ISDN網絡 簡述目前發展N-ISDN存在的主要問題。4.1.1.2 本地電話交換網發展規劃l 業務預測將省公司市場部下達的各類指標分解到現有各區、各局;確定規劃期本地網的總用戶數、各區、各局的用戶數(填寫EXCEL附表4.1.1-3)。l 根據以上業務預測數,確定各規劃期局點數(可根據各區、各局的數目,進行調整),說明每個目標交換局的服務范圍,和容量(填寫EXCEL附表中的相關表格)。表 4.1.13 本地交換用戶預測表表 4.1.14 各局交換擴容及容量設備配置表表 4.1.15 交換擴容對傳輸電路的需求矩陣表l 各規劃期網絡組織方案,用圖形表示各規劃期的網絡結構。圖 4.1.12規劃期末本地電話網絡拓撲圖l 對主流交換機型的考慮有無變化4.1.2 智能網4.1.2.1 智能網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l 請給出本地網智能業務話務現狀統計,填寫表格4.1.2.-1。表 4.1.21本地網智能業務話務現狀統計l 請用圖形來表示省智能網各類業務的SSP(含綜合和獨立SSP)與本地交換局之間的匯接關系,包括200業務、主叫鑒權業務、就遠入網業務等。并填寫表格4.1.2.-2,描述省智能網獨立SSP的現有容量。圖 4.1.21 省智能網SSP匯接關系圖表 4.1.22省智能網獨立SSP配置現狀表l 本地智能網現狀(由已建本地智能網的地區填寫)簡單描述本地智能網提供的業務以及業務發展情況(如用戶數、通話時長、通話次數等數據)簡單描述本地智能網的網絡結構,包括SSP的匯接關系、信令連接方式等,并用圖形表示。圖 4.1.22 本地智能網的網絡結構現狀簡單描述本地智能網設備SCP、SDP、SMP、SSP等的規模和容量、處理能力,填寫表格4.1.2.-3,。表 4.1.23 本地智能網配置現狀表l 針對智能網存在的問題進行描述現有的網絡結構、智能網業務話務分析、接通率等方面。4.1.2.2 智能網發展計劃l 業務預測 預測規劃期內本地網中國家智能網業務、省內智能網業務、本地智能網業務(對已建本地智能網)的業務需求。表 4.1.24智能業務發展預測表l 省網SSP擴容及發展計劃 根據預測結果并結合本地交換網絡以及現有SSP現狀,統籌考慮規劃期內SSP的發展計劃(采用與現有交換局綜合或新建獨立SSP的方式若采取綜合SSP,則說明與哪些局綜合設置),并明確規劃期內SSP的擴容規模。表 4.1.25 省智能網獨立SSP節點擴容配置表l 本地智能網建設計劃對已建本地智能網的地區根據本地智能業務預測結果,考慮本地智能網(包括SCP、SSP等業務節點)是否需要擴容。對尚未建設本地智能網的地區規劃期內有無開放本地智能業務的需求,若有,請分析業務市場和業務需求,并簡述擬建智能網系統的方式及規模。 表 4.1.26 本地智能網擴容配置表4.1.3 公用電話4.1.3.1 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l 公用電話 本地公用電話發展歷程、總體情況,包括開展的業務種類、規模、經濟效益等; 2001年全年發展規模卡式公話、人工代辦、投幣公話年末到達值、收入,本地公話普及率等。 全面、充分地反映阻礙本地公用電話(含IC卡)發展的不利因素(技術上、體制上、管理方面、具體實施等)。 目前本地卡式公話的主要機型及數量(可列表),并大概說明性能差的卡式公話數量(即維護困難及無法在技術上解決被盜打情況的話機) 其它運營商在當地經營公用電話的情況,請指出針對該情況當局所做出的應對措施。(如在其附近設立長話超市等)l 智能公話(對已試點的本地網) 智能公話的發展情況,與原卡式公話比較有何優缺點 當局對發展智能公話的考慮 各服務區智能公話的到達數、單機產值(IC卡及總話費)情況。(可列表說明)l 200專用電話 200專用電話發展情況當局在發展公用電話與200專用電話上有否考慮相互間的協調問題若有,請說明表 4.1.31 公用電話發展現狀表表 4.1.32 公用電話擴容計劃表 4.1.3.2 對規劃期各年的預測4.1.3.2.1 公用電話總量 按公用電話普及率的增長率預測 按電話主線及公用電話占電話主線比例預測4.1.3.2.2 卡式電話數量 按卡式公話增長率預測 按卡式占公話比重進行預測預測結果列表表示4.1.3.3 公話發展計劃提出規劃期本地公話的計劃發展方向(即發展何種類型公話為主),計劃開展何新業務根據業務預測結果、公用電話發展的重點場所、業務需求情況,確定建設計劃,主要集中在幾大公共場所考慮(如可分別從建設密度及人口的普及率考慮) 主要道路公用電話的建設 小區公用電話的建設 室內公用電話的建設(如可考慮以200專用電話為主)4.1.3.4 年度建設計劃4.2 長途交換網4.2.1 長途交換網現狀及存在問題l 說明本地網內設置長途交換機數量、裝機地點、長途交換機實裝容量和裝機容量的變化,填寫附表4.2.1-1。(若現有情況與01年底比較沒有變化,可不填寫)表 4.2.11 長途交換局設備配置表l 說明在本地網中長途來、去話分別采用的組織方式。l 描述存在的問題。4.2.2 長途交換網發展規劃說明若規劃期內,需要對長途交換網進行改造,請按如下提綱闡述清楚并填寫相關表格。若規劃期里無需改造,則下面內容可以不寫。l 根據省公司市場部下達的長話業務指標計算規劃期內的忙時話務量(見EXCEL附表)。表 4.2.21 長長話務統計預測表l 根據計算所得規劃期內長話忙時話務量計算出所需長途設備容量。l 對比規劃期內所需設備容量及現有設備容量得出所需新增容量。表 4.2.22 長途交換機配置擴容表l 根據新增容量需求以及本地長途網現狀及現有設備情況說明是采用新建、擴容還是替換的手段。l 說明規劃期內長市網絡組織4.3 接口局建設4.3.1 接口局近年建設設想l 說明本地網內設置接口局交換機數量、裝機地點、接口局交換機實裝容量、裝機容量以及終局容量,并填寫表格4.3.1-1。(說明若現有情況與01年底比較沒有變化,可不填寫)表 4.3.11 網間接口局設備容量配置現狀表l 各接口局交換機對網間結算業務量的分擔情況,目前整個本地網的接口局忙時話務量(填寫EXCEL附表中的相關表格)。表 4.3.12 網間話務統計表l 分來去話說明接口局與電信固定網內及其他運營商的網絡組網方式(用圖例說明)圖 4.3.11 接口局網絡結構圖l 描述存在的問題4.3.2 接口局發展規劃說明若規劃期內,需要對網間接口局進行改造,請按如下提綱闡述清楚并填寫相關表格。若規劃期里無需改造,則下面內容可以不寫。l 根據本地網中其他運營商的情況及其他的各方面情況得出未來幾年的網間話務增長率并得出其相應所需的設備容量。l 對比規劃期內所需設備容量及現有設備容量得出所需新增容量。l 根據新增容量需求以及本地接口局現狀及現有設備情況說明是采用新建還是擴容的手段。表 4.3.21 網間接口局設備配置擴容表l 說明規劃期內接口局對電信網內部的網絡組織。l 說明規劃期內接口局對其他運營商的網絡組織4.4 窄帶接入網4.4.1 窄帶接入網現狀及存在問題4.4.1.1 窄帶接入網銅纜現狀請簡單介紹窄帶接入網銅纜現狀,并按要求填寫下表4.4.11 表 4.4.11 銅纜接入網現狀4.4.1.2 接入網業務設備現狀1 窄帶有線接入對現有窄帶有線接入設備(含遠端模塊和V5接入設備)裝機總容量、總的實裝用戶、每種接入設備總容量及所占比例,給出簡單描述。并根據要求填寫下表4.4.12表 4.4.12窄帶有線接入現狀2 無線接入網現狀請簡單描述本地網內線接入網的現狀,根據要求填寫下表,包括PHS、450M和窄帶CDMA系統的使用情況,并根據要求填寫表4.4.13表 4.4.13 無線接入現狀4.4.1.3 存在問題描述用戶接入網存在的問題l 網絡結構、容量l 接入網設備、設備利用率l 銅纜、光纜l 維護4.4.2 窄帶接入網發展規劃4.4.2.1 銅纜接入網規劃l 著重說明銅纜接入網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怎么樣調整網絡結構,說明調整方案的理由。l 銅纜接入網設備選擇。l 對于“戶線工程”完成比較好的城市,對原有的銅線資源如何合理利用。l 圖示建設期末可實現的接入網銅纜網絡結構。圖 4.4.21 接入網銅纜網結構圖(注明各級銅纜的組網方式,并標明節點位置以及每一段銅纜的起始、終止節點,長度,現有、在建、已用的銅線對數)表 4.4.21 接入網銅纜擴容表4.4.2.2 接入網業務設備的規劃4.4.2.2.1 窄帶有線接入網規劃根據業務需求,以電話業務為主的窄帶接入應如何選擇合適的接入設備,繼續加快話音業務的發展。根據省局實施數據業務綜合接入的要求,接入網的規劃必須考慮數據業務接入的需要,明確窄帶綜合接入設備接入數據業務的策略和思路。表 4.4.22 窄帶接入網設備擴容表4.4.2.2.2 無線接入網規劃 對于無線接入規劃,應先根據我省無線接入網的有關技術原則,明確本地區有哪些地方適宜采用無線接入方式,是否適當發展等。4.5 NO.7信令網4.5.1 信令網的現狀表 4.5.11 LSTP配置現狀表表4.5.12 七號信令網現狀表l 本地網內準直聯七號信令網絡圖圖 4.5.11 準直聯七號信令網絡圖l 直聯及準直聯信令鏈路的設置情況l 信令網存在的問題4.5.2 七號信令網發展規劃l 預測規劃期內本地網中的七號信令鏈路的需求l 根據預測結果并結合全省信令網改造工程的開展明確規劃期內各信令點開設準直聯信令鏈路的數量表 4.5.21 計劃新增的信令鏈矩陣表l 根據各信令點的需求得出本地網中對LSTP設備容量的需求表 4.5.22 LSTP擴容配置表l 2Mb/s高速信令鏈路以及多信令點編碼的采用由于某些業務(如智能網業務、網間互聯互通業務等)發展非常迅速,本地網的SSP、網關局等對七號信令的需求可能會超出No.7信令網的負荷能力。為了解決No.7信令網負荷能力的問題,目前有兩種可行的解決方案1 采用G.703的2Mbit/s高速信令鏈路2 采用多信令點編碼各個本地網根據各自目前的情況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第五章 數據及多媒體網發展規劃5.1 數據通信網發展規劃5.1.1 現狀及存在問題主要敘述當前各數據網的網絡現狀(端口使用情況等,只需概括性的數據描述)、用戶情況以及2002年計劃完成的網絡建設和預計用戶的發展情況(否則對建設規劃出入大)、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對現狀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5.1.2 數據網市場分析與業務需求預測5.1.2.1 市場潛力分析(**)調查了解本地市的企業單位的情況,諸如數目、規模、行業特點、產值等;了解個人的情況,諸如家庭消費水平、個人文化程度、電腦使用情況等;根據新技術、新應用等的發展情況得出潛在的用戶數目;再根據現狀、歷史數據以及國內外的發展情況確定發展率的曲線,進一步確定各個階段可發展的具體用戶數。基礎網用戶主要針對企業等機構進行分析,確定數據網的電路租用的需求量,以用戶戶數、用戶需求帶寬以及距離(可分為出本地和本地)等指標表示。有條件的地市局可以開展有關方面的市場抽樣調查。5.1.2.2 市場業務分析、預測和分布由于基礎數據通信業務的發展已經有一定的歷史數據。我們可以根據歷史數據來進行預測。2002年的業務數據以月為單位,預測當年的業務數據;對明年即2003年的預測,結合月增長率情況,逐月預測,得出全年的業務預測數;2004年,則可以以年為單位進行全年預測即可。預測同樣按基礎帶寬租用業務和多媒體通信業務兩大類型,分別預測l 基礎網業務基礎網主要包括分組、DDN、FR、ATM等,預測可只對DDN和FR進行。基礎網業務以用戶數和平均帶寬為主要指標進行預測,同時希望將基礎數據業務進一步分解到各數據目標局。如果有各數據目標局用戶的歷史數,則可以通過時間序列預測未來的用戶數。如果沒有歷史數據,則可根據現狀的用戶比例,對總數進行攤分。各數據目標局的DDN、FR業務用戶數據可統一計算,不作細分;為了準確反映用戶使用帶寬情況,要列出各個速率區間的用戶數;具體數據在Excel附表中的“2003年端口擴容規劃”工作表中填寫,下表是各基礎網總用戶數的預測結果表 5.1.21 基礎數據DDN用戶數預測表 5.1.22 基礎數據FR用戶數預測表 5.1.23 基礎數據總用戶數預測5.1.3 數據通信網建設規劃根據對基礎網用戶預測和信息網用戶預測,分別規劃基礎網和信息網網絡。基礎網的規劃中,對原分組交換網主要加以充分利用;對于本地DDN/FR網絡,根據DDN網和FR網的用戶預測綜合規劃,并根據不同速率需求的用戶預測,規劃2003年具體的擴容建設,以滿足2003年用戶的需求。5.1.3.1 DDN/FR網5.1.3.2 現狀描述進行相關資源調查,包括每個數據目標局的各種類型的接口卡(包括用戶卡和中繼卡)的數量、空槽位、每個卡上的端口使用情況;應對現有和在建的分別進行統計。具體表格如下表 5.1.31 DDN/FR網絡NB現狀調查表表 5.1.32 DDN/FR網絡GDC現狀調查表畫出網絡的現有拓撲圖如下圖 5.1.31 DDN/FR網絡現狀圖(注要求標明中繼電路的速率)5.1.3.3 網絡規劃建設各本地網根據本地業務預測、用戶情況和端口情況(包括已用端口、在建端口、端口使用情況),規劃各數據目標局的用戶端口應如何擴容(見表5.1.33),充分考慮利用已有資源,提高端口利用率。另外,通過分析網絡現有結構,確定網絡是否需要調整,并按用戶端口的一定比例擴容中繼端口數(此比例可參照現有網絡中兩類端口的比例,并作一定的調整),依據中繼端口的增長率相應提出對中繼傳輸電路的需求(見表5.1.34)。表 5.1.33 DDN/FR網絡端口擴容計劃表 5.1.34 DDN/FR對傳輸電路的需求矩陣5.1.3.4 分組交換數據網(不是重點項目) 5.1.3.5 現狀描述描述分組網的網絡情況和資源利用情況,可用圖表表示。圖 5.1.32 分組網網絡現狀圖(注要求標明中繼電路的速率)5.1.3.6 網絡規劃建設分組交換網不再進行擴容建設,根據業務預測,規劃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主線。5.2 多媒體網發展規劃5.2.1 現狀及存在問題主要敘述當前各數據網的網絡現狀(端口使用情況等,只需概括性的數據描述)、用戶情況以及2002年計劃完成的網絡建設和預計用戶的發展情況(否則對建設規劃出入大)、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對現狀的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5.2.2 數據網市場分析與業務需求預測5.2.2.1 市場潛力分析(**)調查了解本地市的企業單位的情況,諸如數目、規模、行業特點、產值等;了解個人的情況,諸如家庭消費水平、個人文化程度、電腦使用情況等;根據新技術、新應用等的發展情況得出潛在的用戶數目;再根據現狀、歷史數據以及國內外的發展情況確定發展率的曲線,進一步確定各個階段可發展的具體用戶數。信息網用戶主要針對企業機構和個人家